端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,與中秋、清明。春節等民俗節日一樣,一直以來備受人們的關注重視。端午節又叫“端陽節”、“重五節”等,是農歷五月初五,俗稱“端午節”,“端”是開端、初的意思,隨著我們國家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不斷擴大,端午節便成為中華文化、中華文明的一個重要象征。每年臨近端午節,家家戶戶都開始忙碌起來,準備端午節的用品,雖然不是很多,其中最讓我感興趣的自然要屬端午中的美食了。
一提到端午,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粽子了。有咸味的和甜味的,在北方一般都是甜味粽子,棗和豆沙;而南方則是肉粽比較普遍。每年端午吃粽子時候,糯米的濃香夾雜著淡淡的蘆葦葉的清香,再加上棗和豆沙的香甜,越嚼越想多吃幾枚。逢過端午,街上也有到處吆喝賣粽子的,不過賣的粽子比家里的要小很多,味道也不如自己家包的好吃,里面的棗和豆沙餡也比較小。好多次走到路邊嘴饞了,就去街邊買一個吃。
當然除了粽子外賽龍舟也是端午節的一大習俗。只不過在北方的我從來沒有見到過賽龍舟,以后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去見識一下。
不忘節俗初心、感悟民族情懷,人類時代在發展,科技水平在進步,我們可以將節日融入一定的時代元素,既是對民族民俗的敬畏和傳承,又是對自己文化的自信和肯定。